醫者仁心。
生活中,每個人、每個家庭都離不開醫生。
解除病人痛苦,挽救病人生命。特殊時期,他們負重前行、馳援抗疫前線,成為最美逆行者。
他們的一舉一動,都在傳遞着正能量。
他們的美德,都值得弘揚。
他們就是——泉州好醫生!
冠達快運12月4日訊(冠達快運記者 尤燕姿 通訊員 陳暢曉)今年9月8日,是洪原城一輩子最難忘的日子,也是他獲得最高殊榮的日子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,洪原城穿着軍裝,接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表彰。看着胸口兩枚沉甸甸的獎章,捧着寫有自己名字的證書,洪原城流下了熱淚。
洪原城獲評全國先進(受訪者供圖)
洪原城,第910醫院呼吸內科主任、主任醫師。2003年的小湯山,2020年的火神山,都曾是他戰鬥過的地方。從醫29年,洪原城有過多次抗疫的經歷,他一心遵循母親的教導,“做一個好人,做一個好醫生”,為救治病人,他寫下請戰血書,義無反顧上前線。
人物名片
洪原城,第910醫院呼吸內科主任、主任醫師,擅長肺部疾病的診治和研究,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,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,2020年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。
醫大畢業後報名從軍圓了兒時的夢
洪原城的老家,在泉州南安英都,家裏兄弟姐妹7人,父親早年外出打工,母親成為了他們的表率。“她很勤勞,白天干農活,晚上我們睡一覺醒來,還看到她在做事,切蘿蔔條,搗地瓜粉……”,洪原城説,從小母親就教育他們要“做個好人”。
七八歲那年,村裏來了一支部隊駐紮訓練,他出於好奇,時常跑去營地玩耍,解放軍叔叔就會帶着他參觀一些武器。他説,最重要的是,當時沒有東西吃,解放軍叔叔經常拿饅頭給他吃,“那時候覺得饅頭太好吃了,長大以後也要去參軍。”洪原城回想自己兒時的夢想,覺得很單純。
1991年福建醫科大學畢業後,剛好第910醫院(原“第180醫院”)在地方徵兵,當時自己在泉州市第一醫院實習,輔導員傳來消息,覺得他既是班長,成績好,各方面素質也很高,讓他報個名。
沒想到,自己真的如願以償,被第910醫院招收入伍,圓了兒時的夢想。從醫入伍29年,洪原城不忘母親的教導:做一個好人,做一個好醫生。
針刺手指寫下請戰血書上前線抗疫
去年的除夕夜,洪原城難得有空,能和家裏人吃個團圓飯。看電視的時候,新聞報道新冠疫情的消息,他停下手中的筷子,感到這場疫情的嚴重性,當即決定帶領全科的同事寫請戰書。妻子也是第910醫院的醫生,兒子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讀研究生,剛好放假在家。説到要去武漢,妻子説自己不需要做心理準備,覺得這就是他的職責所在。
洪原城寫下的請戰血書(受訪者供圖)
而兒子表現出的男兒氣概,“老爸,別擔心,我會陪着老媽,照顧好她”,堅強的後盾,支持着洪原城,讓他更加有信心,去打贏這場戰。
請戰書寫好後,卻遲遲沒有接到出發的通知。1月28日,得知軍隊要抽組人員組建火神山醫院的消息,洪原城心急如焚,他用針刺破手指,寫下了請戰血書“我堅決要上前線”。
“當時覺得這是人類與病毒的一場戰役,我是呼吸科的主任,又去過2003年的抗擊非典,29年軍齡、26年黨齡,説什麼都應該去前線救人,才對得起這身軍裝”,洪原城一腔熱血,他帶着血書,找到了院領導表決心。最終,2月2日,洪原城與戰友們共赴火神山醫院,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。
洪原城在火神山(受訪者供圖)
剛到武漢時,火神山醫院還在建設當中,他們既要當搬運工,又要指導工人如何進行隔離病房的建設,還要檢查建設好的病房是否合規。建好後的病房,他們要當清潔工,洗洗刷刷,然後鋪被褥,擺儀器……一切就緒後,開始收治第一批病人。
病人給他寫信:當您全力把我送回病房時我感到生命有了希望
洪原城在火神山醫院感染4科2病區擔任科主任,一共收治了170多位病人。“忙起來的時候,是一邊在搶救重症病人,一邊還要接病人……”,洪原城説,第一批來的病人裏,有一位87歲的劉爺爺,他一直喘,人迷迷糊糊的。對於這種重症病人,需要馬上做CT檢查,但因醫院當時的路還沒修好,救護車過不去,洪原城就將老人抱上輪椅,一邊給老人吸氧,一邊推着老人,跑了10幾分鐘,到CT室做檢查。
在火神山醫院的每一秒,對洪原城來説都是寶貴的,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,就可能挽回一條生命。洪原城説,那時候,真的太忙太累了,但是自己不能有片刻的鬆懈,唯一能給他們動力的,就是得到病人的肯定。
後來劉爺爺,在病房裏,握着洪原城的手,激動地説,“洪主任,我聽到你的聲音就知道是你來了,我會永遠記住你的名字”,以為自己穿着防護服,戴着面罩口罩,病人認不出自己的樣子,沒想到,劉爺爺卻將那次送他去做CT檢查的經歷,一直放在心上。
洪原城與患者劉爺爺合影(受訪者供圖)
劉爺爺還給他寫了一封表揚信,裏面寫道:“當您費勁全力把我送回病房時,我感到似乎生命有了希望,以致老淚縱橫,不停地向您説謝謝,後來我聽説您已經50多歲了,此事詮釋了您的精神,您的恩情我將永遠銘記……”,洪原城説,救死扶傷是一位軍醫的職責,然而,他卻常常被病人感動到。
整整70天的抗疫經歷,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,希望沒有下一次,如果有,他還是會義無反顧衝在前面。
心懷病人他希望自己的表率能夠影響下一代
在呼吸內科,小到感冒咳嗽,大到肺癌、呼吸道傳染病等,洪原城説,也許是從小在農村長大,自己吃過很多苦,深知老百姓的不容易,他對待病人一視同仁、和藹可親,從不擺架子,他也成了醫生中“病號羣”最多的人。每一位來看診的病人,他都會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病歷書上,“萬一吃了藥出現什麼反應,他們可以打電話來問我”,三更半夜接到病人的電話,洪原城也會耐心地解釋。
到第910醫院的病人,有的是打工族和農民,以前常常碰到一些貧困的病人,他們帶的錢不夠,有時候差個一兩百塊錢,洪原城都會自掏腰包,幫他們先墊付。
住在醫院裏,洪原城大部分時間都在科室裏,經常是下班回家吃個飯,就趕回來病房看病人。兒子從小在醫院裏長大,也許是受到自己的影響,他主動想要學醫,這點令洪原城感到欣慰,他希望自己的表率也能夠影響到下一代。